2009年,淘宝上直接购买比特币是不可能的。这涉及到几个关键因素:比特币的技术发展阶段、淘宝平台的定位以及当时的支付环境。
2009年是比特币诞生的元年,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,并挖掘出了第一个区块,标志着比特币网络的启动。但此时的比特币,还处于非常早期、实验性的阶段。它的知名度极低,主要活跃在极客、密码学爱好者和早期数字货币的探索者的小圈子里。普通大众几乎无人知晓,更谈不上将其视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。
淘宝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,其核心业务是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一个商品交易的场所。上架的商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标准化、可描述性,以及相对稳定的价值。当时的比特币,既没有成熟的市场定价机制,也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,将其上架到淘宝进行交易,无论是从监管角度还是商业逻辑上,都是不切实际的。设想一下,如果淘宝上出现一种大部分人都不了解,价格波动剧烈,并且监管不明朗的“商品”,必然会引起混乱和风险。

此外,当时的支付环境也存在限制。虽然支付宝已经发展壮大,成为主要的在线支付方式,但它主要服务于人民币交易。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,需要专门的数字货币钱包和交易平台才能进行交易。将支付宝与比特币交易直接打通,在技术上存在难度,在合规性上也存在风险。这意味着即使有人想在淘宝上出售比特币,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支付渠道来完成交易。因此,综合以上几点,2009年淘宝上不可能直接购买比特币。
那么,2009年比特币的价格是多少呢?这个问题同样复杂,因为当时的比特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、公开的市场价格。由于交易量极小,且主要发生在小范围的论坛和个人之间,比特币的价格更多是取决于交易双方的意愿。
最初,比特币几乎没有任何价值,因为很少有人愿意为此付出金钱。一些早期参与者通过自己的电脑挖矿获得比特币,成本主要在于电力消耗和硬件投入。最初的交易更多的是一种实验性的行为,人们可能用几个比特币来交换一些现实世界的物品,比如披萨或者T恤。
2009年10月, New Liberty Standard交易所首次公布了比特币的汇率,通过计算比特币挖矿的电力成本得出1美元可以购买1309.03个比特币,相当于每个比特币的价格约为0.00076美元。这个价格的计算方式比较粗糙,主要是基于当时的电力成本和挖矿难度,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需关系。即使按照这个价格计算,当时也很难找到愿意按照这个价格大量出售比特币的人。
随着比特币逐渐受到关注,一些在线论坛和交易平台开始出现,为比特币的交易提供了一定的场所。但当时的交易量仍然非常有限,价格波动非常剧烈。比特币的价格可能在一天之内上涨或下跌数倍,甚至更多。
真正意义上的比特币交易所是在2010年才开始出现,例如Mt. Gox。这些交易所的出现,为比特币提供了更为规范的交易平台,也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价格。但即使在2010年,比特币的价格仍然非常低,远低于现在的水平。
因此,如果要给2009年比特币的价格下一个定义,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几乎没有价值的数字资产,其价格主要取决于参与者的主观意愿和有限的交易活动。没有一个统一的、公开的市场价格,也很难找到愿意以任何有意义的价格大量出售比特币的人。真正意义上的价格发现,是伴随着交易量和市场参与者的增加而逐渐形成的。
需要强调的是,2009年是比特币发展的早期阶段,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。参与者需要具备极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数字货币的深入了解。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当时的比特币并非一个合适的投资标的。
总结来说,2009年淘宝不可能买到比特币,因为当时的比特币技术尚不成熟,淘宝的定位与比特币的特性不符,且支付环境存在限制。至于价格,2009年的比特币几乎没有市场公允价格,更多是基于早期参与者的意愿进行零星交易。理解这些早期背景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比特币的发展历程以及数字货币市场的演变。